各区、县(市)、钱塘新区商务主管部门:
现将《2020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商务局
2020年1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0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
2020年,全市商务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网络零售额增长12%;外贸出口保持正增长,占全国比重有提高;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0%;境外中方投资健康有序。
一、稳外贸
1.全力打好对美经贸斗争攻坚战。一方面,稳住美国市场,防止美国市场“被打没”,将对美市场影响降至最低。另一方面,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增加我市外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非美市场实现正增长。深化“订单+清单”预判和管理机制,实施“一企一策”、动态管理、精准扶持。“服务外贸企业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落细,深挖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开展针对性服务。
2.着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外贸龙头企业是我市稳外贸的基础和重点。全市共有1.2万家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前100强占全市出口总量的40%。抓好重点外贸企业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稳定外贸出口的主战场,确保政策、资源要素向重点外贸企业倾斜,重点服务好、支持好、帮扶好全市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出口企业。大力实施跨境电商新制造行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巩固扩大跨境电商新外贸优势。
3.加快政策的落地兑现。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出台的外贸政策,推动各区、县(市)尽快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外贸扶持政策,健全各级外贸扶持体系,完善外贸政策链。提高政策兑现效率,由每年兑付一次提升至每半年一次,加快推动“杭信贷”落地实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缓解融资难关。
4.为“海外杭州”注入新动能。在现有规模能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布局海外展,增开“印尼”展,使我市“一带一路”沿线的海外展会覆盖10个国家。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延伸海外订单,丰富出口市场。
5.深化国家服贸创新发展试点。试点将于2020年6月30日结束,在仅剩的半年多时间里,继续全面推进服务贸易“55133”工程,构建并完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杭州现代服务贸易产业体系,加强“杭州服务、创领全球”品牌宣传推广,力争考核进入全国17个试点城市前列。
二、促消费
1.继续推进“双街示范”工程。推动湖滨步行街二期顺利开工并完成,重点对长生路以北区域和武林路南段进行改造,争取2020年底前完成庆春路过街地下通道。牵头抓好延安路北段车道“六改四”,增加道路两侧外摆,丰富商业业态,谋划推进武林路步行街建设。全力以赴把“双街”打造成为杭州的商业地标。
2.“新零售示范之城”建设有新进展。充分发挥新零售创新策源地和新零售企业集聚的优势,在新零售的标准、规则制定及业态发展上探索并发力,设计构建新零售统计系统,争取走在全国前列。在“新零售十景”基础上,培育一批成系列的新零售业态,打造数个直购全球的系列标杆;精准布点建设新零售示范街区,扩大我市新零售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
3.高质量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决策部署,根据商务部等14部门出台的《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起草与杭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政策,以“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为目标,打响数字经济赋能下的“杭州购”新消费品牌,争取让杭州成为全国消费中心城市的试点。
4.提升品牌会展业竞争力。按照“扶持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全面梳理和总结,遴选出一批规模大、影响力大、发展潜力大的品牌会展,开展市场化转型赋能行动,让这张充满杭州韵味的金名片彰显强大生命力。同时,依托中国城市会展发展大会,打造服务会展业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实施“国际化”和“品牌化”双引擎驱动,通过“会”与“展”带动杭州会展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5.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推进我市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目标任务及相关考核工作。加快实施以“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为内涵的“五优联动”,进一步提质扩面,稳步推进粮食产业发展。围绕“粮安工程”,抓好产销合作、应急保障、救灾物资、地方储粮等基础工作,确保杭州粮食供应平稳有序。
三、抓重点
重点抓好以下13项具体工作:
1.编制形成“1+5”商务规划体系(1个商务发展总规划和会展业、电子商务、服务贸易、商业空间布局、成品油分销体系建设发展5个子规划),指导“十四五”时期我市商务发展。
2.积极稳妥地推进下属事业单位改革。
3.坚持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在延伸第二届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同时,积极与商务部对接,挖掘杭州元素,为下一届进博会做好准备。
4.以进度与质量并重为原则,完成仁和粮库主体结构建设。
5.完成第三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计划任务。
6.建设杭州市家政企业经营公共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健全家政服务信用体系,首批建成40个社区家政服务示范网点。
7.推广2.0版肉菜追溯系统,年底前所有农贸市场实现全覆盖。创新举措规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工作。
8.建成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回收网点达2000个,回收总量200万吨以上。
9.推动杭州成为“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首次发布的窗口城市,并争取这一重大活动永久落户杭州。
10.推进自贸区杭州联动创新区和eWTP示范区建设,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特色的数字自贸区。加快推进空港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
11.争取杭州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国家试点。
12.根据省政府要求,开设义新欧班列杭州站,并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班列数。
13.打造更多国家级、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不断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加强风险预警,提高企业海外防范风险能力。
四、强基础
1.严抓党风廉政建设。防范廉政风险覆盖商务粮食领域各项业务,注重排查风险点,抓细抓小,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突出常态长效,把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的生动实践。
3.办好商务大讲堂。搭“擂台”、大“比武”,让机关干部上台讲经验、讲问题、讲思路,进一步激发比学赶超,在内部形成“两高”氛围(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干部素质高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