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份商务运行综合监测分析

发布日期:2020-12-09 14:23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一、运行概况

(一)对外贸易

2020年1-10月,全市进出口总额4450.67亿元, 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2788.28亿元,同比增长3.0%;进口1662.39亿元,同比增长12.7%。

(二)商贸流通

社零:2020年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0.8亿元,同比下降4.6%,较上月缩小0.6个百分点,持续上升态势。其中批零业实现零售额4014.6亿元,同比下降3.1%;餐饮实现营业额766.2亿元,同比下降11.9%。

网络零售:2020年1-10月,全市实现6499.8亿元,占全省总额的39.6%,同比增长18.9%,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4位;居民网络消费2397.3亿元,占全省的28.8%,同比增长14.7%;网络零售顺差4102.5亿元。网络零售额、居民网络消费、网络零售顺差均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其中余杭、萧山、江干、滨江、西湖、拱墅等六区网络零售入围全省十强。

(三)外经合作

2020年1-10月,全市实现境外企业总投资额47.93亿美元,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26.55亿美元。其中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63个,总投资32.65亿美元,中方投资额12.60亿美元。1-10月份新批境外投资增资项目52个,增资额13.95亿美元。至2020年10月底,我市累计批准境外投资项目2298个,分布于全世界10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非贸易性项目1040个,总投资804.4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2780.21亿美元。

2020年1-10月,全市实现国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135673.00万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15160.0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35358.00万美元;对外劳务人员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183.00万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315.00万美元。

2020年1-10月,全市外派各类劳务人员660人,派至新加坡、日本等地,劳务主要类型有技术人员及研修生,月末在外人数1858人。

(四)服务贸易

根据商务部直报系统,2020年1-10月,全市服务贸易出口额为94.69亿美元,同比下降7.82%。

(五)服务外包

2020年1-10月,全市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67.29亿美元,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52.80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66.68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52.25亿美元,同比下降2.33%。截至目前,进入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管理业务应用备案的服务外包企业达1728家,从业人员46.6万余人。

1-10月,全市离岸执行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有323家,离岸执行额共51.79亿美元,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99.11%。其中,离岸执行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有110家,离岸执行额为43.01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2.31%。

1-10月,全市离岸执行额中,信息技术外包(ITO)合同接包执行额为28.68亿美元,占总执行额的54.90%。业务流程外包(BPO)接包执行额为2.11亿美元,占总执行额的4.03%。其他(KPO等)合同接包执行额为21.46亿美元,占总执行额的41.07%。

(六)技术贸易

1-10月,全市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数为479份,合同金额为12.69亿美元,同比增长70.79%。其中技术出口合同336份,合同金额为6.92亿美元,同比增长79.64%;技术进口合同为143份,合同金额为5.77亿美元,同比增长61.20%。

我市技术出口合同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出口合同204份,合同金额5.0亿美元,占技术出口合同金额的72.17%;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出口合同10份,合同金额1.0亿美元,占技术出口合同金额的14.43%;计算机软件出口合同115份,合同金额0.71亿美元,占技术出口合同金额的10.32%。

技术进口合同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进口合同101份,合同金额1.46亿美元,占技术进口合同金额的25.25%;专有技术进口合同29份,合同金额0.68亿美元,占技术进口合同金额的11.80%。

二、主要特点

(一)对外贸易

1.累计出口同比保持正增长,单月出口环比回升。2020年1-10月,我市进出口4450.67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2788.28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出口的1.95%,增幅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5.4个百分点。从单月数据看,我市10月份单月出口306.45亿元,同比增长13.8%,环比增长1.2%。

2.累计进口稳定增长,机电产品进口增速高于高科技产品。2020年1-10月,我市进口1662.39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初级产品进口638.91亿元,同比增长5.6%,占进口总额比重38.4%;工业制成品进口1023.48亿元,同比增长17.7%,占进口总额比重61.6%。机电产品进口333.80亿元,同比增长1.5%,占进口总额比重20.1%;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84.99亿元,同比下降3.4%,占进口总额比重17.1%。从进口市场情况来看,东盟、欧盟、拉美地区为我市主要进口市场,分别进口306.15亿元、203.06亿元、172.78亿元,同比增长32.3%、-3.1%、16.9%,三大市场占全市进口总额的41.0%。

3.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020年1-10月,全市机电产品出口1297.93亿元,同比增长3.9%,占出口总额比重46.5%;高科技产品出口486.44亿元,同比增长8.8%,占出口总额比重17.4%。我市出口商品前五位是纺织、服装、文化用品、基本有机化学品、家具及其零件,同比分别增长11.6%、下降13.5%、增长10.0%、增长9.2%、下降3.2%。

4.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加工贸易,民营企业出口份额占全市七成以上。2020年1-10月,全市一般贸易出口2381.51亿元,同比增长4.4%,占出口总额85.4%;加工贸易出口345.99亿元,同比下降2.7%,占出口总额12.4%。国有企业出口150.75亿元,同比下降2.6%,占出口总额的5.4%;民营企业(含集体、私营、个体工商户)出口2056.59亿元,同比增长7.2%,占出口总额的73.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66.33亿元,同比下降6.1%,占出口总额的20.3%。

5.美国地区出口市场持续回暖,“一带一路”地区出口同比由负转正。2020年1-10月全市主要出口市场排名前五位是欧盟、美国、东盟、拉美、日本,分别出口577.14亿元、515.08亿元、327.05亿元、226.79亿元、171.02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长4.3、下降1.6%、下降1.4%、下降3.9%。我市对欧盟、美国、韩国等地区出口增幅好于全市出口平均水平。

(二)商贸流通

限额以上前十二大类批发和零售业品类零售额增减参半。增长的品类分别为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类、饮料类、烟酒类,其中以吃类商品增长平稳,下半年增幅略有下降。增幅较快的两类为烟酒类和化妆品类,分别增长17.9%和10.1%。在下降的品类中,影响社零增长最大的品类为汽车类和石油制品类,1—10月分别实现零售额717.6亿元,290.4亿元,同比-8.0%、-23.7%,经测算汽车类和石油类商品分别影响社零下降1.2和1.8个百分点。降幅最大的品类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 1—10月同比下降26.4%。以上3类是批零行业中影响社零下降的最大品类,三者合计拉低社零4.5个百分点。

定点监测的样本企业销售与社零趋势一致,大都同比下降,趋势减缓,各业态及行业跌幅有所不同。定点零售业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570.5亿元,同比下降8.3%。住餐业实现营业额27.7亿元,同比下降18.5%,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722.9亿元,同比下降19.6%。

(三)外经合作

1.境外投资项目规模情况。2020年1-10月新批境外投资项目平均投资额为773.07万美元。

2.境外投资项目构成情况。2020年1-10月新批境外贸易性项目52个,非贸易性项目111个。

3.境外投资涉及行业情况。2020年1-10月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涉及药物研发、仓储运输、加工制造、互联网、服务贸易、汽车制造业、金属冶炼加工、纺织服装、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

4.境外投资地区分布情况。2020年1-10月份新批境外投资项目主要分布于美国、德国、开曼群岛、英国、新加坡、印尼、越南、中国香港、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和地区。

5.境外投资形式情况。在2020年1-10月新批163个境外投资项目中方独资121个,中外合资42个。

6.境外投资主体地区分布情况。2020年1-10月164个投资项目的境内投资主体分布为余杭49个,滨江36个,西湖19个,钱塘新区15个、上城11个,拱墅8个、萧山7个、江干6个,下城、富阳各4个,临安3个,桐庐1个。

(四)服务贸易

1.其他商业服务成为拉动我市服务出口的重要力量。1-10月,其他商业服务出口额为37.03亿美元,同比增长74.65%,占全市服务出口额的39.11%,比去年同期增长18.47个百分点,超过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领域。

2.新兴领域成为我市服务贸易新增长点。1-10月,我市新兴服务贸易出口额为81.87亿美元,同比增长7.47%,占全市服务出口的86.46%,比去年同期增长12.31个百分点,远快于传统服务贸易的增长。传统服务贸易比重较去年同期降低12.19个百分点,传统服务贸易比重降低,新兴服务贸易地位凸显。

3.我市服务出口重点国家以发达国家为主。1-10月,我市服务贸易出口已覆盖259个国家和地区,前十大服务贸易出口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为61.6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65.15%。前五大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别为美国、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和英国,前五大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为49.9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52.77%,其中美国和英国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2.05%和24.36%。

4.各区增幅差异明显。1-10月,建德市、余杭区、江干区和钱塘新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1.92%、30.07%、14.58%和13.89%;下城区、西湖区和滨江区降幅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服务外包

1.新一代信息技术外包对产业贡献度高。我市服务外包领域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外包特色鲜明。1-10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为12.70亿美元,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24.32%。其中,物联网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为12.17亿美元,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23.30%。

2.设计、研发、生物医药等知识流程外包(KPO)增长明显。1-10月,我市知识流程外包离岸执行额为2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8%。其中,研发服务离岸执行额为5.77亿美元,同比增长66.93%,主要得益于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服务的迅猛增长,同比增长131.64%。

3.离岸市场结构不断优化。1-10月,我市承接了来自172个国家和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个,美国、中国香港和日本依旧是我市位列前三的离岸业务发包市场,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比重分别为18.14%、14.20%和12.78%。欧盟国家离岸执行额增长较快,同比增长7.58%;而一带一路国家离岸执行额有所下降,同比下降21.96%。

(六)技术贸易

1.技术贸易方式多样化。1-10月,我市进口合同中以专利技术为主,合同金额为3.47亿美元,占全市合同金额的60.11%。计算机软件的出口增长强劲,同比增长568.86%;出口合同中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为主,合同金额为5.0亿美元,占全市合同金额的72.17%,同比增长64.41%。专利技术的许可或转让的出口贸易方式显著提升,同比增长2148.17%。

2.发达国家仍为技术进出口主要供受方。1-10月,我市技术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和中国香港,分别占全市技术进口额的比重为74.43%和7.35%;技术出口主要国家或地区为美国、新加坡和台湾,分别占全市技术出口额的50.13%、14.81%和12.51%。

3.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突显。1-10月,技术进口合同总价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共9份,包括亿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965万美元,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4000万美元、2139万美元,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500万美元,浙江联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500万美元,百明信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1191.3万美元,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30500万美元,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500万美元等;技术出口合同总价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共19份,包括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74.91万美元,杭州呯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2300万美元和1400万美元,道富信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571.39万美元、928.57万美元、9687.37万美元、1861.3万美元、7271.0万美元和886.53万美元,玫琳凯(中国)有限公司5000万美元,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7200万美元,电联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180.06万美元,杭州嘉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1000万美元,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8515.32万美元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