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份商务运行综合监测分析

发布日期:2021-03-01 10:42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一、运行概况

(一)对外贸易

2020年1-12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485.59亿元, 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3487.85亿元,同比增长4.0%;进口1997.74亿元,同比增长9.1%。

(二)商贸流通

社零:2020年1-12月,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972.8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餐饮实现营业额982.1亿元,同比下降8.5%,单月餐饮实现同比增长6.0%,稳固正增长态势;批零业实现零售额4990.7亿元,同比下降2.4%。

网络零售:2020年1-12月,全市实现网络零售8992.2亿元,占全省总额的40%,同比增长19.7%,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5位;居民网络消费3219.7亿元,占全省的29.1%,同比增长15.8%;网络零售顺差5772.5亿元。网络零售额、居民网络消费、网络零售顺差均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其中余杭、萧山、江干、滨江、西湖、拱墅等六区网络零售入围全省十强。

(三)外经合作

2020年1-12月,全市实现境外企业总投资额63.55亿美元,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36.86亿美元,同比增长79.37%。其中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08个,总投资46.5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21.16亿美元。1-12月份新批境外投资增资项目61个,增资额15.71亿美元。至2020年12月底,全市累计批准境外投资项目2445个,分布于全世界10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非贸易性项目1134个,总投资815.08亿美元,中方投资额317.60亿美元。

2020年1-12月,全市实现国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186389.00万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4128.0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86033.00万美元;对外劳务人员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183.00万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356.00万美元。

2020年1-12月,全市外派各类劳务人员850人,派至新加坡、日本等地,劳务主要类型有技术人员及研修生,月末在外人数1858人。

(四)服务贸易

根据商务部直报系统,2020年1-12月,全市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3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84%。

(五)服务外包

2020年1-12月,全市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97.50亿美元,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78.95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96.04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77.69亿美元,同比增长8.12%。截至目前,进入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管理业务应用备案的服务外包企业达1792家,从业人员47.7万余人。

1-12月,离岸执行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有392家,离岸执行额共77.20亿美元,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99.38%。其中,离岸执行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有147家,离岸执行额为66.71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5.87%。

1-12月,离岸执行额中,信息技术外包(ITO)合同接包执行额为41.75亿美元,占总执行额的53.74%。业务流程外包(BPO)接包执行额为3.10亿美元,占总执行额的3.99%。其他(KPO等)合同接包执行额为32.84亿美元,占总执行额的42.28%。

(六)技术贸易

1-12月,全市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数为722份,合同金额为15.94亿美元,同比增长77.90%。其中技术出口合同556份,合同金额为9.27亿美元,同比增长78.41%;技术进口合同为166份,合同金额为6.67亿美元,同比增长73.17%。

全市技术出口合同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出口合同387份,合同金额6.59亿美元,占技术出口合同金额的71.04%;计算机软件出口合同147份,合同金额1.46亿美元,占技术出口合同金额的15.75%;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出口合同14份,合同金额1.01亿美元,占技术出口合同金额的10.86%。

技术进口合同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进口合同112份,合同金额1.58亿美元,占技术进口合同金额的23.73%;专有技术进口合同40份,合同金额1.46亿美元,占技术进口合同金额的21.81%;专利技术进口合同5份,合同金额3.47亿美元,占技术进口合同金额的52.0%;计算机软件进口合同9份,合同金额0.16亿美元,占技术进口合同金额的2.46%。

二、主要特点

(一)对外贸易

1、累计出口保持正增长,顺利完成“出口占比全国不下降(1.95%)”的市政府工作目标。2020年1-12月,我市进出口5485.59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3487.85亿元,同比增长4.0%,占全国出口的1.95%,增幅与全国齐平,但低于全省5.1个百分点。从单月数据看,我市12月份单月出口343.75亿元,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3.4%。

2、机电产品进口增速高于高科技产品,东盟保持进口市场第一地位。2020年1-12月,我市进口1997.74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初级产品进口766.25亿元,同比增长4.9%,占进口总额比重38.4%;工业制成品进口1231.49亿元,同比增长11.0%,占进口总额比重61.6%。机电产品进口412.22亿元,同比下降1.7%,占进口总额比重20.7%;高新技术产品进口348.64亿元,同比下降10.8%,占进口总额比重17.5%。从进口市场情况来看,东盟、欧盟、拉美地区为我市主要进口市场,分别进口371.62亿元、245.85亿元、217.35亿元,同比增长24.9%、-9.5%、18.9%,三大市场占全市进口总额的41.8%。

3、推动外贸出口主体培育成效持续提升,前100强企业增长较大。2020年1-12月我市共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371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839家;有出口实绩企业1152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60家;有进口实绩企业627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565家。前100强外贸出口企业出口达1341.86 亿元,同比增长24.7%,占比38.5%,保持正增长有60家;前1000强外贸出口企业出口达2620.41亿元,同比增长17.9%,占比75.1%,保持正增长有504家。

4、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纺织、文化用品出口保持正增长。2020年1-12月,全市机电产品出口1620.84亿元,同比增长4.7%,占出口总额比重47.0%;高科技产品出口627.84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出口总额比重18.2%。我市出口商品前五位是纺织、服装、文化用品、基本有机化学品、家具及其零件,同比分别增长8.5%、下降16.7%、增长8.5%、增长8.7%、增长0.3%。

5、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持续提高,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占比均保持稳定。2020年1-12月,全市一般贸易出口2979.89亿元,同比增长5.1%,占出口总额85.4%;加工贸易出口428.89亿元,同比下降0.4%,占出口总额12.3%。国有企业出口186.61亿元,同比增长0.4%,占出口总额的5.4%;民营企业(含集体、私营、个体工商户)出口2548.03亿元,同比增长5.9%,占出口总额的73.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96.67亿元,同比下降4.1%,占出口总额的20.0%。

6、欧盟、美国地区出口增速保持稳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的近三分之一。2020年1-12月全市主要出口市场排名前五位是欧盟、美国、东盟、拉美、日本,分别出口722.81亿元、637.67亿元、408.00亿元、288.53亿元、208.06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长7.9%、下降3.2%、增长0.7%、下降3.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809.60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出口1112.42亿元,同比增长1.1%,占出口总额的31.9%;进口697.18亿元,同比增长31.8%,占进口总额的34.9%。我市对欧盟、美国、俄罗斯等地区出口增幅好于全市出口平均水平。全年贸易国别(地区)229个,其中出口国别地区228个,进口国别地区167个。

(二)商贸流通

限额以上前十二大类批发和零售业品类零售额7增5降。增长的品类分别为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化妆品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类、饮料类、烟酒类,其中吃类商品增长总体平稳,下半年增幅明显下降。增幅超过10%的品类有烟酒类、化妆品类和日用品类,分别增长20.3%、10.4%、10.3%。石油及制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通讯器材类三类商品降幅均超过20%,合计下降22.6%,拖累社零下降3.5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全年实现零售额924.5亿元,是我市占比最大的消费品类,同比下降5.6%,降幅较半年度收窄12个百分点,下半年逐月回升趋势明显。

定点监测的样本企业销售与社零趋势基本一致,总体缓慢回升,各业态及行业跌幅有所不同。定点零售业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716.2亿元,同比下降5.4%。住餐业实现营业额41.5亿元,同比下降10.2%,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129.9亿元,同比下降14.2%。具体表现见附表。

(三)外经合作

1.境外投资项目规模情况。2020年1-12月新批境外投资项目平均投资额为1017.17万美元。

2.境外投资项目构成情况。2020年1-12月新批境外贸易性项目66个,非贸易性项目142个。

3.境外投资涉及行业情况。2020年1-12月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涉及药物研发、仓储运输、加工制造、互联网、服务贸易、汽车制造业、金属冶炼加工、纺织服装、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

4.境外投资地区分布情况。2020年1-12月新批境外投资项目主要分布于美国、德国、开曼群岛、英国、新加坡、印尼、越南、中国香港、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和地区。

5.境外投资形式情况。在2020年1-12月新批209个境外投资项目中方独资158个,中外合资50个。

6.境外投资主体地区分布情况。2020年1-12月185个投资项目的境内投资主体分布为余杭57个,滨江41个,西湖30个,钱塘新区22个、萧山15个、上城13个,拱墅8个、江干7个,下城5个、富阳、临安各4个,桐庐2个。

(四)服务贸易

1.全年服务贸易出口由负转正并逆势增长。12月,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迅猛,单月出口额达29.3亿美元,较11月环比增长103.4%,包含服务外包、技术贸易,均呈较好的增长态势。

2.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与其他商业服务成为拉动我市服务出口的重要力量。1-12月,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与其他商业服务出口额分别为42.08亿美元和56.76亿美元,占全市服务出口额的比重分别为30.4%和41.0%,合计高达71.4%,合计比去年同期增长8.66个百分点,是我市前两大出口领域。

3.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提高。1-12月,我市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17%,占全市服务出口的86.04%,比去年同期增长6.0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其他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分别增长83.3%和14.88%。

4.RCEP成员国成为我市服务贸易出口第一大市场。1-12月,我市对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53.0亿美元,同比增长42.17%,占全市服务出口的38.27%,比去年同期增长8.43个百分点,大幅超过美国(占比为26.4%)和“一带一路”市场(占比为23.35%),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市场。

5.各区规模和增幅差异明显。从规模来看,滨江区、西湖区、萧山区和钱塘新区出口份额较大,分别占全市出口额的32.61%、10.36%、8.5%和8.34%,尤其是滨江区贡献最大,贡献率达34.08%;从增幅来看,85%的区县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余杭区、建德市、钱塘新区、江干区、萧山区和临安区实现20%以上的增速,只有两个区仍为负增长。

(五)服务外包

1.服务外包合同额与执行额双增长。1-12月,服务外包合同额97.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12%,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78.95亿美元,同比增长7.25%,其中离岸合同额96.04亿美元,同比增长12.17%,离岸执行额77.69亿美元,同比增长8.12%,服务外包发展形势向好。

2.新一代信息技术外包对产业贡献度高。我市服务外包领域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外包特色鲜明。1-12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为19.69亿美元,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25.35%。其中,物联网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为18.76亿美元,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24.15%。

3.设计、研发、生物医药等知识流程外包(KPO)增长明显。1-12月,我市知识流程外包离岸执行额为32.84亿美元,同比增长18.21%。其中,研发服务离岸执行额为7.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02%,主要得益于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服务的迅猛增长,同比增长145.22%。

4.离岸市场结构不断优化。1-12月,我市承接了来自178个国家和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美国、中国香港和日本依旧是我市位列前三的离岸业务发包市场,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比重分别为19.26%、13.35%和11.18%。欧盟国家离岸执行额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2.26%;“一带一路”国家离岸执行额有所下降,同比下降5.14% 。

(六)技术贸易

1.贸易总量增长迅速。12月当月,技术进出口合同149份,合同金额2.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5.54%,较11月环比增长178.82%。其中技术出口合同139份,合同金额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7.38%,环比增长103.90%;技术进口合同10份,合同金额0.8亿美元,同比增长263.64%,环比增长900%。

2.技术贸易方式多样化。1-12月,我市进口合同中以专利技术为主,合同金额为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08.3%,占全市合同金额的52.0%;出口合同中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为主,合同金额为6.59亿美元,占全市合同金额的71.04%,同比增长80.12%。专利技术的许可或转让的出口贸易方式显著提升,同比增长2116.11%。

3.发达国家仍为技术进出口主要供受方。1-12月,我市技术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分别占全市技术进口额的比重为73.3%、8.32%和6.36%;技术出口主要国家或地区为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分别占全市技术出口额的46.04%、12.84%和12.23%。

4.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突显。1-12月,技术进口合同总价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共12份,包括亿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965万美元,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4000万美元、2139万美元,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30500万美元,杭州矢崎配件有限公司2000万美元,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500万美元等;技术出口合同总价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4家,共25份,包括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74.9万美元、1699.7万美元和1986.3万美元,杭州呯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2300万美元和1400万美元,道富信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571.4万美元、928.6万美元、9687.4万美元、1861.3万美元、7271万美元和886.5万美元,玫琳凯(中国)有限公司5000万美元,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7200万美元,电联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180.1万美元,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8515.3万美元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