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杭州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2-04-20 16:50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 |||||||||||||||||||||||||||||||||||||||||||||||||||||||||||||||||||||||||||||||||||||||||||||||||||||||||||||||||||||||||||||||||||||||||||||||||||||||||||||||||||||||||||||||||||||||||||||||||||||||||||||||||||||||||||||||||||||||||||||||||||||||||||||||||||||||||||||||||||||||||||||||||||||||||||||||||||||||||||||||||||||||||
1-2月,我市新冠疫情多点散发,这对我市消费品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市委市政府积极决策部署,及时发布《进一步做好“助企开门红”有关工作的通知》,我市各级商务部门积极响应,周密部署,纷纷发布促消费政策,进一步加大惠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引导消费。我市消费品市场显现强大韧性,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月,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8.5亿元,同比增长8.0%,总额比去年1-2月增加106亿元,增幅比去年12月提高7.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收入945.8亿元,同比增长9.3%,餐饮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1.2%。 1-2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为658.0亿元,同比增幅12.0%,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51.2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为260.1亿元,同比增幅31.0%,增幅较去年12月提高4.5个百分点。 (二)定点监测样本企业情况: 据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对定点监测的250余家重点商贸企业数据显示:1-2月份,七个主要业态五升二降。批零、餐饮业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59.1亿元,同比下降3.4%。其中,超市、住餐销售增长较好,分别增长15.1%、15.6%;其它业态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百货、家电、汽车、医药分别下降7.2%、38.0%、9.7%、5.0%。商品交易市场也出现负增长,1-2月实现成交额183.8亿,同比回落8.8%。(详见附表3) 二、各地促消费主要政策及成效 疫情当前,我市各级商务部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助企开门红”要求,纷纷发布促消费政策,提升市场人气,释放消费潜力。 (一)促消费主要政策: 杭州各区县(市)以“十百千万”为框架,聚焦商圈广场、特色街、综合体、商超、餐饮、电商平台等六大重点领域,展开促消费主题活动。“十百千万”分别是:“十”:几十个商圈、特色街;“百”:全市100多家商业综合体;“千”:全市数千家各类电商平台企业;“万”:万企万店、消费业态全覆盖。 各区县(市)发布的亲情暖心促消费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发放消费券。西湖、上城、拱墅、滨江、富阳、临安、淳安、桐庐等多个地区发放了消费券、现金红包,有些地区还组织了抽奖等活动;二是发放消费礼包。西湖、滨江、富阳等地纷纷发放了年货礼包、团圆大礼包、消费满减礼包、专项慰问礼包等;三是汽车消费补贴。上城、富阳、临平、桐庐等地发放了汽车消费补贴、免费检测券、油卡等;四是文旅系列活动。西湖、拱墅、淳安、桐庐等地推出了部分景区免票、新春疗休养等文旅活动。 (二)促消费主要成效: 据市商务局统计,元宵节当日,参加活动的各区县(市)总共拉动消费5.1亿元以上。其中,上城区拉动消费3.9亿元;拱墅区各大商业街区综合体客流量明显增长;西湖区大型商场综合体发放消费礼包51万,客流量提升31%;滨江区线上线下拉动消费1532.1万元;萧山线下线上拉动消费共1828万元;余杭拉动消费共4602.1万元;富阳各街区综合体客流量明显增加;临安拉动消费共1707万元;桐庐拉动消费130万以上;建德拉动消费680万;钱塘新区拉动消费1012万元;双西管委会拉动消费2.9万元。 汽车消费补贴也获得了较好成效。据市商务局统计,上城、富阳、桐庐分别发放汽车消费补贴2000万元、2000万元、300万元。明显拉动了消费,有效带动市场人气,活跃销售氛围。具体见下表:
三、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1-2月份,我市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陆续落地显效,消费品市场恢复有所加快,我市消费品市场呈现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韧性显现,内生动力发挥作用。 今年,在本地疫情多点多发、春节经济活动减弱、去年同期高增幅(去年1-2月同比增幅为30.9%)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前提下,仍实现了较好增长,消费市场内生动力持续恢复,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2月,社零同比增幅8.0%,高于去年5月(7.0%)、8月(7.2%)、9月(6.7%)、10月(6.1%)、12月(0.1%)五个月增幅。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全省居首,增幅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1-2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省第一,增幅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名,较去年12月排名下降2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一改去年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不良局面,体现了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三)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较好,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据统计,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2个品类商品十升二降,其中八类商品增幅均高于社零增幅。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国际能源价格高位波动,带动石油及制品类销售上涨。1-2月,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9.2%)、汽车类(增长4.6%,其中新能源车增长7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3%)、通讯器材类(增长43.9%)、化妆品类(增长19.3%)、中西药品类(增长14.8%);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今年年初,杭州出现多例本土新冠病例,多家保供企业纷纷启动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程序,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类消费。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饮料类消费增幅明显上升,1-2月增幅分别为14.4%、21.5%、19.8%;其它商品增长乏力。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3%)、烟酒类(下降4.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1%)。 (四)食品价格明显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 2月,杭州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9%,非食品价格上涨3.3%。 (五)汽车销售止跌回升,新能源车增幅回落。 疫情当前,居民短途自驾出行需求增加,汽车消费需求扩大,汽车“缺芯”有所缓解,汽车供应有所增加。去年四季度一直负增长的汽车类销售,今年1-2月销售由负转正,并且在去年1-2月增幅88%的基础上,增长4.6%。而因低价位、高智能化、绿牌三大优势崛起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达20%-30%,电池等原材料涨价,车企为减轻成本压力,纷纷涨价。诸多因素作用下,新能源车销售虽然仍保持较高增幅,但增幅较前回落明显。杭州销售额靠前的三大新能源车企,1-2月销售分别为15.0亿元、4.6亿元、3.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2.1%、132.6%、21.4%,而去年1-2月增幅基本在1-2倍之间。 表1: 2022年1-2月杭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单位:亿元
注:区、县(市)按社零累计增幅排名 表2: 2022年1-2月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表 单位:亿元
表3: 2022年1-2月重点监测行业销售情况表 单位:亿元
表4: 2022年1-2月定点监测零售企业经营类值表 单位:万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