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以奋进之姿谱写新篇

发布日期:2025-01-10 08:49访问次数:信息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国际商报



于艰难处拨云见日,在颠簸中稳健前行,2024年于中国而言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步入关键时期。同样是在这一年,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挑战增加,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不减。不畏挑战,珍视机遇,中国经济挺直腰杆,披荆斩棘,乘着时代大潮阔步前行。

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促进消费流通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基本单元。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其中就包括“完善流通体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眼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部署了一系列稳增长的重点安排,推出了一系列扩需求的重要文件,开展了一系列促消费的重大活动,推动党和国家相关部署落地落实、彰显成效。

半山路徒步犹坚,中流浪急舟更前。回首2024年,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政策“组合拳”协同配合、精准发力之中,谱写了稳中求进的提振消费新诗篇。

大潮已起,风正扬帆。


关键词一:发力——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2024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数据中不难发现,虽然第一季度全国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但第二、第三季度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在关键时期,一则会议公报传遍了大江南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时隔不到一个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20项重点任务,这是中国首次专门就服务消费发展作出系统全面部署。

不止于此,好戏接连上演——公布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第四批全国试点及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进一步做好家电等产品以旧换新工作;着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多份重磅文件,勾勒出一幅新征程上的扩消费、畅流通全景图。

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尤其是11月,中国经济明显回升,社会预期和信心增强。国内外机构普遍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达5%。

第四季度经济回升势头增强的背后,既有“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发布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的持续发力,更有品质化、智能化、绿色化、下沉化等消费市场多元面貌的逐渐显现,消费潜力得以进一步释放,助力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前高、中低、后扬”的曲线。

专家表示,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刺激政策,既是常识,也是良方。商务部快速出台相关改革举措并取得诸多实效,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中国消费领域重点政策的发力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短期消费需求刺激,二是着眼于消费长期高质量发展。”中国县镇发展研究院院长吕风勇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前者主要是基于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居民消费预期疲弱、政府消费需求受财力制约等现实,后者则主要基于中国最终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因而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的战略判断。

“2024年,中国促消费政策密集落地,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驱动力。”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认为,随着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居民消费正加速增长,“尤其是服务消费方面,商务部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消费场景不断创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市场回暖,惠及民生。”刘春生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通过政策引导,中国服务消费领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并通过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等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和获得感。”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日前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当中多次提到了跟商务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比如说扩消费、稳外资、稳外贸。商务部将结合总书记的讲话,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我们要把扩消费作为2025年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撑。”


关键词二:升温——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总结了发展的力量,“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2024年,普通消费者最能直观感受中国消费市场的脉动——

近期,62岁的南京市民王静兰喜欢去上海张园逛一逛。位于静安区的张园拥有14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经吸引了近百个国际品牌在此开设首店。在古典的建筑里体验新潮消费,外观与内核的“反差感”是吸引她的主要因素之一。“外墙装修保留了古代风格,但店里有很多新产品,让我觉得非常惊喜。”

张园是上海精品消费月活动——中法匠艺游园会的举办地点。11月3日,2024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暨上海迎进博消费嘉年华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启动,标志着首个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5个城市拉开序幕。

数据显示,精品消费月期间,5个城市累计举办重点促消费活动约4000场,参与企业2万余家,本地游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0%,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约一倍,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增长24.6%。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大渡口区将精品消费月的音乐会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结合起来,吸引不少消费者参与。

“我感觉很实惠,汽车报废更新补贴金额最高能达到2万元,优惠力度前所未有!”重庆市民王建翔表示,他带着家人来听音乐会,意外看到现场设立了以旧换新会场专区,了解到汽车换新的很多优惠政策,“非常动心,我正在考虑是否借此机会买辆新车,已经在跟家人商量了。”

2024年4月,商务产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8月,商务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据统计,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

与此同时,家电以旧换新带动八大类产品销售量超56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带动销售相关产品近60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

吕风勇认为,2024年的消费提振政策在短期内促进了消费市场回暖,亮点颇多。“商务部牵头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力度较大,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为提振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吕风勇如是评价道。

“商务部会同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举办精品消费月活动,也是其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一大亮点。这些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丰富的购物体验,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朱克力补充道。

出新出彩的不仅是商品消费,在提振消费的宏伟交响乐中,服务消费的旋律愈发响亮。

29岁的陕西人安洁,最近在北京找到一份育儿兼家务的工作,月薪7000元。

“从事家政行业的姐妹们越来越年轻了。”阿姨来了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嘉乐会学校执行校长鲁连红对国际商报记者感慨道,自从《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社会对家政工作的关注度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这个行业。

“年轻人对生活和社会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变化敏感度高,敢于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家政服务新模式,这对我们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鲁连红说。

吕风勇认为,《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性文件。“该文件的有效实施对于提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消费市场的运行规律,在居民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后,服务消费所占比重将持续提升。因此,该文件的出台一方面抓住了‘服务消费’这一未来消费核心,另一方面抓住了‘长效机制’这一根本。”吕风勇说。


关键词三:后劲——

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

对于2025年来说,消费领域政策空间如何?发展方向在哪里?

吕风勇表示,未来短时间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可能难以快速复苏。“在这种情况下,抓紧做出促消费政策的中长期安排,不仅具有紧迫性,也具有较大空间。”

刘春生认为,未来一年,促消费政策力度会持续加大,侧重于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从刺激消费意愿和增加消费能力两端协同发力。

“展望2025年,促消费的政策空间依然广阔。”朱克力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经济工作定调,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摆在首位,预示着未来政策将继续聚焦消费市场培育与发展。

“具体而言,政策空间将涵盖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降低消费成本等方面。”朱克力表示,随着新兴消费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政策储备也需不断更新完善,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吕风勇建议,2025年促消费政策应长短结合,在不减弱甚至增加刺激消费需求的同时,抓紧进行长期机制的改革和优化消费产品的有效供给。

“要解决有钱不敢消费和有钱无处消费的问题,同时要强化收入增长预期。此外,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消费形态、扩大城市多元消费空间、创造‘有闲’条件、放松部分消费型服务业管制等,都应成为2025年促消费政策的重点内容。”吕风勇说。

朱克力建议,2025年消费政策倾斜的重点之一可放在服务消费方面,特别是文化、旅游、教育、健康等领域,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多样化需求。

刘春生建议,2025年相关政策可关注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顾鸿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