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同心

发布日期:2025-01-06 09:09访问次数:信息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国际商报



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极大地促进了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参与这一倡议,非洲国家能够更便捷、更有效地搭上中国高速发展的快车与便车,共享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红利,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也为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取得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历史性成就,但在继续携手走向现代化、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仍面临着内外部的多重挑战。

非洲国家安全风险加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非洲国家的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遭到严重破坏。非洲广泛族群问题下的传统安全和极端恐怖主义、能源和网络等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给非洲国家的发展环境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传统安全方面,暴力风险呈加剧态势,兼具内部差异性。2023年非洲的最不和平国家有17个,占全球最不和平国家比重逾四成,且有24个国家和平指数负增长。其中,西非和东非地区安全形势恶化比较明显,分别有9个国家和6个国家和平指数下降。2023年前8个月,马里发生的针对民众的暴力事件同比增加了38%。布基纳法索2023年约有1600人在暴力事件中被杀害,同比增长17%。自2023年4月苏丹爆发武装冲突以来,已经造成超过76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603余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另有157余万人越境进入乍得、埃塞俄比亚等邻国避难,由此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对当事国及周边国家的稳定都造成了威胁。非传统安全方面,数字风险严峻,且外溢效应明显。近年来,针对非洲国家和驻非洲国际组织的网络虚假信息攻击急剧上升,非洲大陆近60%的虚假信息活动是由外国政府提供支持的。2023年,非洲至少发生了189起有记录的虚假信息攻击活动,这一数字是前一年的4倍,不仅对本国经济造成巨大打击,而且也会引发全球供应链的断裂风险。比如,2021年南非物流集团Transnet服务网络遭到网络攻击,导致无法履行对客户的承诺,其运营的包括德班和开普敦在内的南非主要港口和铁路网络业务一时陷入瘫痪。

非洲发展融资不可持续。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非洲多项发展指标出现下行趋势且恢复缓慢,融资面临巨大缺口,部分国家债务水平已经接近风险值。发展指标方面,非洲国家面临增长动力不足和恶性通胀的风险。受疫情冲击,非洲超过一半国家2020年经济增长率出现由正转负的情况,人均收入短时间内迅速减少,少数国家如纳米比亚和塞拉利昂至今还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此外,2023年非洲通货膨胀率在两位数以上的国家超过20个,其中津巴布韦、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加纳消费者物价指数在30%以上。国内经济面临恶性通胀风险,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基础。融资规模方面,非洲发展融资缺口巨大。一方面,非洲正处于增长的重要阶段,发展所需资金量不断攀升。非洲开发银行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的20个国家中将有11个非洲国家,非洲仍将是亚洲之后全球增长第二快的地区,其对各种资源要素的需求正在加速膨胀,各方面投融资规模存在较大缺口。有报告显示,非洲大陆距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存在1.6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在现有基础上需每年再提供1940亿美元的额外融资。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非洲投资回报的信心走低,供给体量不足。非洲国家债务水平逐年攀升,目前苏丹、莫桑比克、赞比亚和佛得角的债务已经超过GDP的100%,相关政府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考虑到非洲国家的偿债能力,国际投资者提高了对非债券的风险溢价要求,对非投资意愿飘忽不定。在此情形下,2022年非洲国家通过欧洲债券获得融资总金额较2021年的118亿美元下降74%,仅有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成功获得13亿美元和18亿美元融资。

美西方替代性方案纷纷出台。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紧张,地缘政治博弈正在加速展开。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美西方也相继提出了企图遏制中非合作的替代性方案。美国方面,试图极力维持自身在非洲的地位。经济上,重视对非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在美非商业论坛(USABF)上,美国的企业、政府和投资者宣布了价值157亿美元的投资和建设承诺,覆盖基础设施、卫生、农业、数字技术、制造业和气候等领域。基建上,对标“一带一路”倡议在非基建项目。继“重建更美好世界”和“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倡议之后,2022年美非峰会又推出“可融资基础设施技术援助”(TABI)计划,促进私营部门主导的非洲基础设施发展。欧盟方面,试图重回领导者角色。在2022年第六届欧盟—非盟峰会上,欧盟承诺7年内在非投资1500亿欧元,总体描绘了对非投资合作的基本设想。绿色发展项下,欧盟重视在非洲大陆大规模部署清洁氢生产,借助非洲的风光和矿产资源储备,努力为实现自身绿氢目标提供更多便利。数字化转型项下,欧盟依托对非数字合作推广数字规则标准,通过在非建设国际海底电缆中使用欧洲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标准,进而巩固欧洲在数字领域的话语权。日本方面,妄图急切获取国际影响力。2022年第八届东京非洲发展问题国际会议(TICAD8)基本上确定了日本对非洲发展合作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和安全三大领域。经济领域,大力开拓非洲人力资源市场。青年商业教育倡议(ABE)是其进行工业人力资源培训的主要路径,已向6700多名非洲青年提供了培训。社会领域,日本通过与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合作加强非洲的卫生系统,并宣布为全球基金认捐10.8亿美元,帮助非洲实现全民健康覆盖(UHC)。安全领域,日本表示将继续在非洲和平与稳定新方法(NAPSA)下捐助大约850万美元,用于支持非洲国家维和人员培训。

展望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它不仅是旨在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重要通道,更是连接中非人民心灵、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共同繁荣的希望之路。面对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不断涌现的新挑战与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非双方将继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智慧,通过持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共同书写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篇章。这将推动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必将为构建更加紧密的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