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 夯实中澳友好根基 发布日期:2025-07-30 08:53访问次数:信息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国际商报 |
中国与澳大利亚虽远隔重洋,但在人文交流领域成果斐然,两国人民通过诸多人文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深化了彼此间的友谊,为双边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侨华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与贡献,是中澳人文交流的生动注脚。约140万华侨华人扎根澳大利亚,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经济领域,许多华侨华人凭借自身的勤劳与智慧,创办企业,参与当地的商业活动,融入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中。在文化方面,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舞龙舞狮、春节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更多澳大利亚人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中澳友好的重要桥梁,架起了两国人民心灵沟通的通道。 教育交流是中澳人文交流的一大亮点。中国长期稳居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截至2024年年底,约21.15万中国学子在澳大利亚校园求学。这些留学生在澳大利亚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知识与理念,还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与澳大利亚学生结下深厚友谊。他们向澳大利亚同学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打破文化隔阂,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同时,澳大利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给中国留学生带来新的启发,为他们回国后的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签证政策的互惠安排为中澳人文交流带来了便利化。2024年,中澳达成5年多次签证互惠安排,中国对澳大利亚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这一举措极大地便利了两国人员往来,商务合作更加高效,人们可以更频繁顺畅地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旅游出行也变得更加轻松惬意,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澳大利亚欣赏自然和人文景观,澳大利亚游客也纷纷来到中国,领略长城的雄伟、故宫的庄严。探亲访友不再受签证的束缚,让亲情得以更好地维系和传递。 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为中澳人文交流增添了一抹色彩。今年年初,大熊猫“星秋”“怡兰”顺利抵达澳大利亚,憨态可掬的它们立刻成为当地民众的心头好,引发了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成为中澳文化交流的可爱使者。中澳两国还通过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让两国人民近距离感受对方的文化精髓。澳大利亚的艺术团体带来充满现代感与创意的表演,中国的京剧、杂技等传统艺术也在澳大利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让澳大利亚观众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地方合作在中澳人文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国共建的113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成为人文交流的前沿阵地。各友好省州和城市之间,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姐妹城市之间的学生互访、教师交流,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融合与创新;文化团体的互演,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旅游合作项目的推出,吸引了更多游客,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以南宁市与澳大利亚班达伯格市为例,自1998年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双方在进出口贸易、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园林园艺、人文艺术等领域交流频繁。 展望未来,中澳人文交流前景广阔,在现有交流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交流领域、丰富交流形式,构建更加坚实牢靠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刘 旭)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