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索引號: 002489604/2023-00462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公開日期: 2023-06-26 发文字號: 杭商務〔2023〕155號
发布機構: 杭州市商務局 統一編號: ZJAC21-2023-0007
有效性: 有效 關聯類型: 政策解讀 政策圖文解讀 意見收集
杭州市商務局關于印发杭州市充分利用國際國内兩种資源促進内外貿協同发展的若干意見
发布日期:2023-06-26 訪問次數: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爲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决策部署,根据《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内外貿一體化发展的意見》(國辦发〔2021〕59號)和《浙江省商務廳等16部門關于印发加快推進内外貿一體化发展若干意見的通知》(浙商務聯发〔2021〕182號)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國際國内兩种資源,推動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爲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发展格局,立足杭州數字貿易先发優勢,以消費促循環、以平台通鏈路、以數字謀轉型,促進内外貿協同发展,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以數字化改革爲牽引,實現内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制、經營資質、質量標准、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高水平銜接,推動内外貿一體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内外貿一體化改革試點產業基地、100家内外貿一體化“領跑者”企業,新增1千億銷售規模。

二、促進國内循環

(一)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動地標商圈、步行街、历史風情街區等品質化智慧化改造,開展“杭州數智消費嘉年華”活動,提升綠色消費、智能消費、健康消費、個性消費等供給。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立足市級以上智慧商圈、特色街、夜間經濟集聚示范區等載體,聚力打造消費新場景,創造數字產品供給,大力发展夜間經濟、直播經濟、總部經濟,培育消費新熱點,打造“不夜天堂·樂購杭州”城市新品牌。深化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建設,强化文化和旅游消費綜合帶動效應。(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文旅局。所列單位根据工作職責同爲牽頭單位,下同)

(二)打造“新電商之都”。順應品質化數字化消費升級新趨勢,推進“雙街示范”工程,協同推進杭州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和數字人民幣亞運場景應用落地。貫徹落實《關于促進杭州市新電商高質量发展的若干意見》,推進新電商高質量发展,舉辦中國(杭州)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世界直播電商大會等重大活動,奮力打造“新電商之都”。探索直播電商領域的行業標准和技术規范,制定出台支持直播電商創新发展的引導政策,努力打造“直播電商第一城”。(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

(三)发揮新模式新業態作用。推動商品市場創新融合发展,組織開展省内外產銷對接、市場對接等活動,進一步優化商貿流通循環體系。支持全球性、全國性知名品牌在杭州開設首店、旗艦店、概念店,持續開展中國(杭州)美食節、杭州餐飲業“六名”工程評選、杭幫菜國内外美食推廣交流和“舌尖上的杭州”厨神争霸賽等活動,推動杭州餐飲業提檔升級。发展社區商業,加快打造“5分钟便利店+10分钟農貿市場+15分钟超市”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市商務局)

三、優化外貿布局

(四)促進國際投資結構升級。鞏固歐美傳統市場,拓展“一帶一路”和RCEP新興市場,精心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以及浙江省出口網上交易會。鼓勵各地采取“一區一策”方式做大外貿出口增量,探索发展保税維修。加强與“一帶一路”沿綫國家的經濟交流合作,重點推進泰中羅勇工業園、中柬國際農業合作示范園、文萊大摩拉島石油煉化園二期建設。(市商務局、市发改委、市投促局)

(五)完善跨境電商平台服務。依托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綫上綜合服務平台,建立“基礎+創新”的工作任務模式,形成整合多渠道信息資源的大數据集成平台,實現跨境電商B2C秒級通關及跨境零售進出口“一次申報、全程使用”。建立大數据以及E攬全球創新項目服務平台(e-Box平台),爲跨境企業提供一站式全鏈路服務。(市商務局)

(六)推進跨境電商創新发展。支持各類產業主體積極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創新,推動原有產業與跨境電商融合聯動发展。推動跨境電商企業品牌化、品質化发展。壯大跨境電商平台,支持企業在境外新設平台,鼓勵自建行業性垂直平台,運用區塊鏈等數字技术,探索建設以供應鏈合作爲主的B2B國際貿易平台。鼓勵企業開展智能化、個性化、定制化生產,发展C2M等新模式。推進跨境電商與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外貿新業態融合发展。(市商務局)

四、優化雙循環環境

(七)推進產業鏈供應鏈高效暢通。支持關鍵核心技术攻關和創新試點,加快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產業鏈自主可控、提質升級;推行組織型制造,大力培育“未來工廠”,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高水平融合。支持企業在國内外多元多點布局,協同发展,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高效暢通。結合“同綫同標同質”工程,開展研究内外貿一體化試點示范,在外貿出口轉型升級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先行先試,穩步推廣。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快发展科技服務、軟件與信息服務、創意設計、商務會展等高端服務業。(市商務局、市經信局、市科技局)

(八)加快構建現代智慧物流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商貿流通企業和物流快遞企業全國、全球布局,支持物流分撥中心、末端配送等數智化改造,推進冷鏈物流創新发展,做强城鄉數字化配送網絡,支持建設區域性倉儲物流集散中心,支持企業共建共享公共海外倉,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現代流通企業和商貿樞紐型市場。(市发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管局)

(九)推進内外貿市場有效貫通。支持參與“浙貨行天下”,不斷丰富出口產品國内營銷渠道,鼓勵創建自有綫下綫上銷售平台。发揮新時代浙商優勢和海内外協會商會等作用,拓展國内國際營銷網絡,建立出口轉内銷服務聯盟。充分利用電商平台渠道,開設内外貿一體化專區,開展“外貿企業上綫直通車”“百網万品拓市場”“浙造好物”“春雷計划”等系列活動。充分发揮重點貿易促進平台作用,借助廣交會、進博會等國内重點進出口展會開展組展招商工作,積極參與内外貿融合交易會,推動外貿進出口企業與商貿流通企業開展供需對接。(市商務局)

(十)推進高端要素高效協同。對標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支持发展企業標准、团體標准、地方標准,支持企業、社會团體、科研機構等在空白領域探索研究先進適用標准,促進國内國際標准互認。深化杭州民營跨國公司培育,支持企業做强總部和全球布局,充分利用國際國内兩個市場兩种資源。支持垂直電商平台向工業互聯網平台轉型等。加快发展數字服務貿易,提升杭州濱江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際競争力。(市商務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經信局)

(十一)加强雙循環品牌建設。推進“同綫同標同質”工程,鼓勵指導企業通過自我聲明或第三方評價等方式发展同綫同標同質(以下簡稱“三同”)產品,入駐“三同服務在綫”平台。鼓勵引導企業從貼牌生產向研发設計、自有品牌、收購知名品牌等多元經營戰略轉化,積極開展内外貿一體化經營,進一步发揮品牌引領作用,擴大“品字標”等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争力。開展“領跑者”行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内外貿融合发展的雙循環示范企業,征集推廣一批内外貿一體化发展典型案例。(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

(十二)加大辦展支持力度。支持外貿企業參加境内專業性展會,有效搭建國内銷售渠道。鼓勵辦展企業(機構)多辦展、辦好展,更好地服務外貿企業開拓國内市場,提升市場占有率。借助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平台,聯動國内外優質展會,以“海外數貿”服務内外貿一體化建設,鼓勵企業、機構通過“全球數貿通”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市商務局、市商旅集团)

五、打造數字貿易

(十三)加快培育數据要素市場。重點圍繞數据可携帶權、使用權、收益權,建立健全數据要素生產、確權、流通、應用和收益分配機制。搭建市場化交易平台,審慎推進公共數据市場化運用,建立健全數据交易和行業自律機制,提升交易監管水平。大力建設杭州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基地,鼓勵市場、社會主體利用數据要素開发數字化創新應用,促進數据資源要素價值轉化。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在公共收費、電子商務等場景的試點應用。(市商務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

(十四)推進數字展覽應用升級。深入貫徹《杭州市會展業促進條例》,完善《杭州市會展業发展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等配套政策。配合省級部門做好浙江網上交易會、浙江服務貿易云展會和“浙江名品”系列展覽會,建設各類綫上展館展廳。大力推動實體展館數字化提升改造,重點推進杭州大會展中心項目規划建設,提高展覽場館信息化水平,全面推進數字社交媒體在展覽服務中的應用。以數實融合加快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D平台建設,持續推動ME杭州和商通全球馨服務等數字展覽應用功能升級,提升來杭客商城市級展會服務體驗。(市商務局、市商旅集团)

(十五)推進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技术賦能傳統服務貿易,使物流、客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更暢通更便捷。推動服務外包向高技术、高品質、高效益、高附加值轉型升級,加快信息服務、技术貿易等新興服務貿易发展,探索以高端服務爲先導的“數字+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发展動漫游戲、數字出版等數字商品貿易,提升國際影響力。(市商務局)  

(十六)建設數字貿易高能級平台。大力推進數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加快打造數字貿易先行示范區,着力建設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等示范園區,舉辦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大力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支持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成爲跨境電商示范中心,加快1210、9610、9710、9810 等多种形態跨境電商模式落地。深入開展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发展試點。建强數字貿易園區基地。(市商務局、市規划和自然資源局)

六、工作保障措施

(十七)優化貿易发展生態。依托信用“531X”工程2.0版,加快推進内外貿領域信用信息歸集,完善信用分類監管,加强重點領域嚴重失信信息公示和聯合懲戒。創新技术手段,建立企業進出口信用體系,營造安全可信交易環境,完善跨境支付結算服務,構建智慧化供應鏈體系,建設數字化港口,建立智慧口岸通關與服務體系,進一步丰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將服務貿易管理事項納入“單一窗口”管理。(市商務局、市发改委)

(十八)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高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成效,提升企業創新发展和開拓國内外市場的積極性。加强并完善知識產權領域立法工作,實施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損害賠償力度。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行政保護、協同保護和源頭保護,争取開展國家知識產權保護試點示范區建設。(市市場監管局)

(十九)加强金融服務保障。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内外貿的信貸支持,依托内外貿企業的應收賬款、存貨、倉單、訂單、保單等,創新金融產品,加强金融服務。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内貿易信用保險覆蓋面,對内外貿一體化“領跑者”企業加强各險种協同支持,開展政策性内貿信用保險產品試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

(二十)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貿易政策與產業、金融、科技等政策融合,統籌優化各級商務促進專項資金,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績效。按照“區域+項目清單”方式,對示范試點主體予以支持。(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二十一)鼓勵開展先行先試。支持結合地方特色和重點產業,聚焦内外貿一體化的特定領域、特定環節開展試點,率先在内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制、經營資質、質量標准、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相銜接方面探索創新。(市商務局)

(二十二)加强人才隊伍建設。增强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推廣“外語+職業技能”等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相關專業升級與數字化改造。大力引進和培養熟悉國内外法律、市場環境、渠道建設、管理運營的專業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進一步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爲企業提高内外貿一體化經營能力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商務局)

符合本意見和我市其他產業政策的企業(項目),按照“從高、不重复”的原則享受政策。國家和省有其他支持政策措施的,遵照執行。

本意見自2023年7月20日起施行至2026年7月20日。

杭州市商務局

2023年6月20日

(此件公開发布)

杭商務〔2023〕155號.pdf

主辦單位:杭州市商務局 杭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電話:0571-85257822

党政機關網站標識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解放東路18號市民中心A座13-15樓 網站標識碼:3301000034 備案:浙ICP備11066467號-8 浙公網安備33010202002420號 浙公網安備33010202002420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政府網站,是否繼續?

回到頂部